•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息阅读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各教研室开展OBE理念应用于教学研讨会

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各教研室开展OBE理念应用于教学研讨会

    为深化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0月15日下午,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控制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六个教研室分别组织本教研室老师开展OBE理念应用专题研讨会。各教研室教师围绕“以学生成果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多项教学改革共识。

    本次研讨会采用“统一主题+分专业研讨”的模式,各教研室结合自身学科特点,聚焦OBE理念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则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展开讨论。熊淑秋老师表示:“《机械CAD/CAM》课程可将软件操作教程提前上传至线上平台,课堂时间集中用于指导学生完成复杂零件建模、3D打印验证等任务,同时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实时反馈学习效果,提升课堂效率。”李小梅老师建议创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尝试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工艺方案设计”“数控加工操作”“质量检测分析”三个可衡量的成果指标,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零件加工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

 

    在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们以力学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明确工程能力目标——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评估”的路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针对行业发展需求,探讨了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教研室主任张冬霞强调:“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需要以OBE理念为指导,及时将钙钛矿电池、虚拟电站等新技术纳入《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毕业时掌握的技能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的周建明老师坦言:过去备课我更关注“教什么?”,现在则首先思考“学生要学会什么?”。这种转变让我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比如在《PLC编程》课程中,我不再按章节讲授指令,而是以“自动分拣系统设计”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明显增强。

 

    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漆娇分享了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经验:“OBE强调多元评价,我们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采用‘理论测试+实验报告+项目答辩+平时表现’的综合评价模式,其中实践环节权重占比提升至50%。这不仅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让学生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程造价教研室的李红艳老师则聚焦课堂教学过程优化与校企协同育人:比如《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这一门课,重点优化“案例导入——任务拆解——分步教学——成果复盘”的课堂流程。先引导学生梳理造价编制流程,再将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费用汇总等环节拆解为具体任务,课堂上通过“教师示范+小组实操+即时答疑”的方式逐步推进,最后结合学生作业成果进行集中点评,分析常见错误点和改进方法。

 

    此次OBE理念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各教研室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快推进OBE理念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中的全面落地,为培养更多适应智能制造和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