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息阅读
青春与热土相逢:寻迹红都,情暖乡间|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苏区星火·逐光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二)

青春与热土相逢:寻迹红都,情暖乡间|智能制造与建造学院

苏区星火·逐光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二)

    光熹微,苏区星火·逐光社会实践队踏红土寻初心,承苏区精神之魂。以青春步履追先辈足迹,携热忱传薪火,让坚韧与赤诚之光,照亮前行路。三天的行程,是向历史致敬的课堂,也是向人心传递温情的旅程。 

初探红都:历史有声,信仰不灭

    7月9日的午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的巨幅标语赫然在目,每个字都重若千钧,映照着我们心底涌动的炽热情感——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起点,更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坐标。肃穆庄严的大厅内,历史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文物陈列,而是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小讲解员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虽稚气未脱,却神情庄重,声音清澈而坚定,娓娓道来红军草鞋下的艰难跋涉,马灯映照下的彻夜运筹帷幄。在她的讲述中,历史仿佛有了温度,那份沉甸甸的信仰力量穿越时空,直抵人心。那些曾在黑暗中擎起的灯火,原来从未熄灭,而是以更加年轻的声音,继续传递着光明的责任与使命。

 

情暖桑榆:歌声与快门中的岁月回响

    7月10日的清晨,沙洲坝镇敬老院洋溢着一片青春的笑语。我们放下背包,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爷爷奶奶们的温馨氛围中。随着红歌旋律的缓缓响起,年轻与苍老的声音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强军战歌》的欢快激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有力,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汇聚成一股温暖的潮流。

其中,一位奶奶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紧紧握住话筒,歌声中满载着深情,眼角不禁湿润了。她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而我们的心,也在这一刻与她紧紧相连。 

    “套圈”游戏让平日安静的院子充满欢声笑语,塑料环飞旋着划出弧线。老人眯眼瞄准,喝彩声混着笑,我们递圈捡物,当套中的日用品交到老人手中,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让我们触摸到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温情。   

 

     最动人的瞬间在快门声中悄然定格。我们细心地为爷爷奶奶们整理衣襟,轻声引导他们放松心情,露出温暖的微笑。当镜头缓缓对准一位八旬老爷爷时,他努力地挺直了微驼的背脊,嘴角绽放出孩童般羞涩而纯真的笑容。随着相机“咔嚓”一声轻响,那一刻的美好瞬间被永久定格。

这不仅记录下了他此刻的满足与幸福,更映照出我们心中涌动的暖流——原来,陪伴与看见,就是献给岁月最真挚、最美丽的礼物。这份温情,如同岁月长河中的一束光,温暖了彼此的心房。

 

童心筑梦:积木搭起的欢乐时光

    午后,象湖镇东升社区活动室化身为一座童趣盎然的海洋。孩子们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打量着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五彩斑斓的积木一经摊开,小手与大手便忙碌起来,共同搭建起奇妙的城堡、飞驰的火车。稚嫩的指挥声与兴奋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这些看似简单的积木,却在瞬间搭建起一座连接不同年龄的心灵之桥,让童真与成熟在欢笑中无缝交融。 

    我们围坐一圈,歌声再次成为通用语言。童声清亮地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则轻声应和《少年中国说》。无需言语,笑容与歌声就是最深的默契。临别前,相机再次记录下珍贵的瞬间:孩子们高举着自己的积木杰作,绽放出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这一刻,我们懂得:守护童真,亦是守护未来最珍贵的种子。

 

    当夕阳拉长归途的身影,瑞金这片红土地给予我们的,远不止三天的行程。革命博物馆里小讲解员坚定的眼神,敬老院中爷爷紧握话筒的双手,社区里孩子搭起积木时纯粹的欢笑……这些生动的画面汇聚成青春的印记,深深镌刻于心。

    这趟“三下乡”之旅,是一次对峥嵘历史的虔诚回望,更是一次向乡土深处播撒温暖与希望的青春奔赴。红土地的厚重历史与人间烟火,共同滋养着我们,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肩上的责任:青春的光热,唯有融入脚下的土地、倾听人民的心声,方能焕发出最磅礴的力量。这段旅程,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那片红色的土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辉煌,也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热情。我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继续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誓言,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游细辉

一审:李   思

二审:范向红

终审:史洪松